1、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增长最快,是2019年实现增长的唯一地区
中国大陆地区是2019年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增长的唯一地区。据SEMI统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为521.4亿美元,较上一年527.3亿美元下降1.1%。相应地,全球大部分地区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呈现持平或下跌,只有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额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同比增长1.9%。
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增长最快,且是全球第三大市场。2010年到2019年,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销售额受周期影响波动较大,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缓慢,日本处于负增长状态,而只有中国大陆地区呈现快速增长的状态,在2016年到2018年连续3年增速超过10%。中国台湾地区连续10年蝉联全球最大半导体材料消费地区,2019年销售总金额达113.4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的21.8%;韩国销售金额为88.3亿美元,排名第二,占比16.9%;中国大陆地区紧随其后,以销售额86.9亿美元位列第三,占比16.7%。
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半导体材料可以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随着先进制程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制造材料的消耗量逐渐增加。据SEMI统计,晶圆制造材料市场销售额从2013年的227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3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3%。
硅片在全球半导体制造材料中占比最高,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从晶圆制造材料的细分市场来看,根据SEMI预测,2019年硅片、电子气体、光掩膜市场规模占比排名前三,销售额分别为123.7亿美元、43.7亿美元、41.5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半导体制造材料行业37.28%、13.17%、12.51%。
3、制程的进步将推动材料需求提升
根据摩尔定律演进,每隔18-24个月芯片性能将提升一倍,工艺节点也在不断的演进。随着制程的提升,对半导体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例如需要湿电子化学品的纯度更高、硅片的价格更贵等。如下右图所示,当工艺向前推进一个节点时,流片成本将提升50%,这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由半导体材料的价值提升所导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半导体工艺节点继续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半导体材料的价值将继续增加。
4、国内晶圆厂建设潮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
国内产能逐步释放。根据芯思想研究院2019年年终数据统计,我国已经投产、在建和规划中的12英寸晶圆制造线多达40条,其中存储类有16条,非存储类有24条。24条12英寸晶圆制造线中,宣布量产、投产的有14条,在建的有5条,规划的有5条。其中19条晶圆制造线规划月产能合计达64.3万片,其中14条量产、投产的规划月产能为50万,在建项目规划月产能为14.3万片。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预估到2020年底有望达到33万片。
半导体材料迎来国产替代红利。中国本土的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的1/3,但供给能力却明显不足,半导体设备及材料是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薄弱环节。随着国内新建的晶圆厂陆续实现量产,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逐渐向我国转移,国内销售的芯片的国产占比有望在2023年提升至20%。
限于篇幅,仅展示部分……
声明:本期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
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