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情境下,未来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而且具备了数字化服务能力,因而较为成功。企业一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电池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软件和互联服务的开发。未来车企不仅向内发力,还与信息技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并收购专攻自动驾驶、互联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制造业抓住工业4.0的各种科技机遇,专注于效率提升。这使企业汽车销售收益中制造成本的占比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由于要从科技巨头和专业化公司采购感应装置、软件和数据分析应用,未来汽车企业的供应商范围出现横向扩展。挑战也随之产生,因为未来汽车企业将不得不与这些新的供应商交易——相比传统供应商,这对未来车企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与小型企业或初创科技公司之间新建立的关系管理起来尤为复杂,因为研发和决策期的敏捷度与以往的情形截然不同。
谷歌等战略供应商还会成为未来汽车企业在出行服务领域的竞争对手。但是,由于未来汽车企业在汽车行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和传统供应商打交道时,仍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物流方面将迎来新的挑战,一是随着共享汽车车队规模迅速扩展,需要妥善管理;二是车用电池的使用亦需进行报废管理。数字化物流渠道(例如线上汽车配置工具和软件更新)以及小规模生产的备件供应将成为未来汽车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上传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