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归本源:锂资源的特性

  锂是自然界中标准电极电势最低、电化学当量最大、最轻的金属元素,因而是天生的电池金属,具备长期需求刚性;

  锂的全球资源总量充裕,可肩负重任、支撑全球大规模的动力和储能应用,但前提是构建一个完备、具备韧性的供应体系;

  资源总量充裕≠即期产能充裕,兼具大规模聚集、高品位、便于开采的优质锂资源项目稀缺,且全球分布不均;

  一个低品位矿种,除了资源禀赋,提锂工艺对于成本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新兴矿种,各类提锂技术的发展潜力依然较大;

  电池级锂化合物、锂深加工尚不完全是产品同质化的大宗商品,下游动力电池对于品质和一致性的要求严格。

  二、需求侧:势起并正向强化,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已过拐点

  2.1碳中和、碳达峰从全球共识走向全球行动

  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全球正迎来摆脱化石燃料依赖、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时代变革;

  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以锂电体系为代表的化学电源是绿色变革中的基础装备;

  此外,双碳目标也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大循环、全球供应链的走向,以及工艺设计的思路。

  二、需求侧:拐点已过,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斜率显著提升

  2.2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已过拐点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675万辆(渗透率8%),同比增长112%;中国新能源车销量352万辆(渗透率13%),同比增长158%

  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997万辆(渗透率12%),同比增长45%,2025年2232万辆(渗透率25%)

  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532万辆(渗透率19%),同比增长51%,2025年1125万辆(渗透率40%)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