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由于其终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而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稀土是17种金属化学元素的合称,通常被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类。稀土在自然界中通常以稀土矿的形式存在,稀土矿经分离及冶炼后,可被进一步精深加工成各类稀土材料。因此从稀土的所处环节来看,稀土产业链可被分为上游稀土资源的开采、冶炼分离,中游各类稀土材料的精深加工,以及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三大块;

  我国具备稀土全流程加工产业链,对稀土供给端自主可控,占据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2020年,我国稀土储量折合稀土氧化物达44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8.0%,是名副其实的稀土资源储量大国;我国具备从稀土开采到冶炼分离、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在上游环节中稀土产品产量高达1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8.3%。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工信部和自然部每年下批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从源头对稀土产量进行了严格把控,维护了稀土的价格和稀缺性;“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稀土指标落实和稀土价格的管控上更加成熟,我国稀土产业在全球范围将掌握更高的话语权;

  “双碳”将进一步推动高性能钕铁硼下游需求放量,终端需求攀升激发磁材潜力。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产业链中游精深加工环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稀土材料,目前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综合素质最优,终端应用范围广泛。其中,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作为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材料,凭借其较高的磁能积和内禀矫顽力,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等高速增长的下游领域中。相关生产企业有望享受新能源产业红利,未来业绩将随各企业的扩产计划逐步落地而加速释放。随着下游需求的逐年放量,我们预测,到2025年,我国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将达到10万吨左右,国内高性能钕铁硼将在未来几年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现有稀土永磁加工企业的盈利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储备、源头端的产业整合、稀土永磁材料行业格局不断优化、持续旺盛的终端新能源需求,我国稀土产业链已实现全面自主化,所具备的全球竞争力让国家在资源战略层面拥有了一张珍贵的王牌。随着我国能源变革进程的稳步推进和稀土产业链整合步伐的加快,能够实现产业自主化的赛道将在更大程度上伴随终端需求的高增速而雄起,而能够在产业链中凭借各类竞争优势站稳脚跟的企业将享受最大化的赛道成长红利。稀土产业链上游开采及分离冶炼环节建议关注北方稀土、五矿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稀土产业链中游精深加工环节建议关注高性能钕铁硼生产企业金力永磁、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宁波韵升、大地熊和英洛华;稀土回收加工环节建议关注华宏科技。

  风险提示:上游稀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工信部下达的稀土开采及分离冶炼指标大幅偏离预期额度;高性能钕铁硼生产企业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疫情对下游需求影响的风险。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