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micron流行下全球疫情现状?

  Omicron的重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在未打疫苗的5岁以下儿童中,Omicron相比Delta急症就诊率降低29.4%,住院率下降66.9%,ICU住院率下降67%,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下降71%;全人群中统计发现,与Delta相比感染Omicron的患者住院率下降50%,ICU住院率下降75%,死亡风险降低91%。Omicron的致命性并不比流感强。在高疫苗接种比例/高人群感染比例的国家,自然感染或疫苗带来的免疫屏障显著降低了重症死亡率,我国重症率不到0.1%,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达40%以上;

  Omicron削弱了疫苗的保护效力,疫情反复:两针灭活以及两针mRNA的保护效力不足,欧洲及亚洲国家疫情抬头,我国防控压力增大;

  在未形成医疗挤兑且人群通过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所建立的免疫屏障下Omicron并不是个可怕的敌人,而一旦疫情在没有免疫屏障的人群中,且医疗挤兑发生的情况下,Omicron的死亡率可以高达0.62%,远高于流感的死亡率,过高的传染系数以及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杀伤力使得国内无法将Omicron当成普通流感对待;

  国内将继续动态清零政策: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完全依靠接种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暂未充分验证其对人群的保护作用,国内医疗资源匮乏,易发生医疗挤兑,在未广泛接种加强针,特效药未普及,海外疫情暂未平息之前,将持续保持对放开管控的谨慎态度;

  2.新冠诊疗指南的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小分子特效药以及中和抗体将快速取代老药新用的,且被证明无效的抗病毒药物(例如利巴韦林,干扰素,阿比多尔等),成为新冠治疗的主力军;

  轻症无需住院治疗,口服特效药+中成药将成为轻症患者的核心治疗方式;

  美国的诊疗指南将两款中和抗体作为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尽管我国指南未做此类推荐,但一款安全的预防用药,有助于在接触病毒的早期阻断病毒的入侵,有助于降低阳性个体呼吸道的病毒数量降低传染性,也将成为我国指南的发展方向;

  3.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现状,哪种小分子药物能够走出来,以及潜在市场大小?

  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小分子特效药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已完成III期,君实生物的VV116正在具有高危风险的轻中症患者中进行全球多中心III期,此外在美国中期分析失利的普克鲁胺也已经改变自己入组条件,在具有高风险因素45周岁以上人群中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先声药业、歌礼制药、众生药业、云顶新耀等公司的3CL蛋白酶抑制剂也在紧锣密鼓计划推入临床;于此同时国家批准了辉瑞的Paxlovid在中国用于治疗高危因素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并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采购;此外盐野义的3CL蛋白酶抑制剂也展现出对病毒的显著抑制作用,有望被引入中国。

  按照历史疫情的经验,政府会按照总人口比例储备防疫药物,且发达国家存在严重超买现象,我们推测国内新冠小分子药物的储备量可达人口的8-10%,总储备量可能为1.12-1.4亿疗程;

  我们预计出于对用药安全性及为患者提供最佳用药选择的考虑,储备药物的种类将覆盖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RdRp,3CL等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均可能包含在内;

  关注各个作用机制中进展最快的小分子药物,3CL建议重点关注辉瑞,RdRp建议重点关注君实VV116;

  关注鼻喷多肽类药物,我们认为当前Omicron及其变种的流行病学特征,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传染性高的问题,降低病毒的传播系数将会是下一个极有前景的开发方向。而鼻喷药物若其研发成功将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及健康人群的预防用药,可以通过外用鼻喷的方式,在接触病毒的早期阻止鼻腔内的病毒颗粒入侵细胞,且帮助建立粘膜免疫,对未感染者起到安全有效的预防作用,对已感染者,显著降低其唾液及鼻腔呼出气体的病毒载量,降低传染性。因此我们认为鼻喷多肽类药物,市场前景极大;

  4.中和抗体是否还有机会?

  我国小分子特效药尚未广泛普及,此外由于辉瑞的Paxlovid中利托那韦对肝功能具有一定影响,对部分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其他由肝脏代谢的药物以及肝功能有损伤的患者并不适用,这为中和抗体的使用留了一定市场空间,中和抗体是我国当前治疗方案中,重要的一环,建议继续关注腾盛博药。

  风险提示:

  随着疫情发展,未来政策管控风险;药物研发进度,及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风险;新冠药物价格谈判结果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