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的疫情冲击之后,一种市场观点认为居民收入降低,杠杆率处在高位,居民部门的购买能力下降。本篇报告中我们分别从储蓄率、杠杆率和存贷差额增速三类指标入手,测算分析不同省市地区的居民实际购买力。

  国民储蓄率和居民部门储蓄率在疫情冲击后提升。我国国民储蓄率在2019年-2020年连续2年回升,2020年为45.07%。2020年疫情冲击下居民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均出现了上升。2021年,居民部门储蓄率仍未降至疫情前水平,2021Q1全国居民储蓄率38.2%,较2019Q1提升3.4pct。从储蓄意愿来看,根据央行城镇储户调查和《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2年一季度居民储蓄意愿仍在上升。

  居民部门储蓄率上行的原因,在于疫情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对收入的影响。消费支出增速低于收入是近年来居民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冲击下部分消费场景缺失,另一方面是居民并未通过消费信贷等方式平滑收入和消费波动。在居民主要的消费支出分项中,服务类消费支出明显下滑,食品消费保持韧性。2022Q1的食品消费对消费支出的拉动甚至超过疫情前2019Q4的水平。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在2019年?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