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业务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但在过去的5年间,传统的抓大户、重投放、重息差的粗放发展模式,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趋严的监管,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一些老牌对公龙头在近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掉队,尤其在存款端保卫战中步履维艰。

究其根本,是因为对公业务的增量机会和核心竞争壁垒均已发生显著变化。往前看,银行对公业务必须要从两方面发力,才有望在竞争中制胜。

以中小为核心、高效拓展增量。实际上,伴随头部企业客户的竞争日益白热化,银行息差收入的增量重心已然发生变化。腰部和基础的中小微企业客群才是息差收益增量的主要贡献来源。而擅长搞“大户”的银行要制胜“中小企业”这一新战场,整体经营逻辑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改变,从以前的拼价格、拼额度、关系导向逐个击破,逐步变成拼体验、拼效率、数字化批量化获客。
深耕存量、留住客户、巩固既有优势。这就要求银行能提升客户的产品加载量,提升更有粘性的负债结算类产品的渗透,深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而交易银行业务,恰恰是围绕上述两个发力方向的最举足轻重的落脚点。对于大多数希望持续依赖对公业务来托底大盘的银行而言,交易银行当前的战略意义,已不再是多年前“锦上添花”的定位,而是逐渐上升到“雪中送炭”、影响中长期“生死存亡“的关键地位,它是助力银行实现批量获中小、提升粘性、获取低成本负债的关键。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