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这个最具仪式感和人情味的传统节日中,零食礼盒总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年货和伴手礼。

坚果糖果薯片糕点果干——你对于零食礼包的想象是否仍然停留于此?

但在今年,一些变化正在发生,比如芝士味坚果和葡萄味糕点大受欢迎,高热高脂的巧克力糖果正在变得健康低卡,拆盲盒、体验皮影戏成为吃零食的新乐趣……从线上消费来看,零食礼盒的品类、风味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和新奇,吃零食不但能满足消费者的口腹之欲,也逐渐开始成为一件趣味十足的互动式体验。

1月18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洞察国内零食礼盒线上市场的概况,并解读2021年零食礼盒消费的四大趋势:潮味古味风味趣味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零食成亲密关系增稠剂

精致妈妈和Z世代各有所“馋”

距离春节不到1个月,打工人们默数除夕倒计时的同时,他们的购物车也在“蠢蠢欲动”,开始加载起零食礼盒。

CBNData《报告》显示,逢年过节是零食礼盒最重要的增长节点,通常在每年11月到次年1月迎来峰值,2021年农历新年相较往年时间稍晚,整体品类节奏预计延缓至1月爆发,近12个月累计复合增长将超20%。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零食品类的丰富性、多元化日渐凸显。根据CBNData《报告》,尽管当前坚果和饼干/膨化食品仍是零食礼盒消费市场的主流,但短保糕点、肉类零食、巧克力和果干等品类的消费占比较上年有所攀升。

多数消费者购买零食礼盒用于佳节赠礼,与此同时,送男友、送女友、送孕妇等日常礼赠场景也在拓宽,以及在夜宵、下午茶等自我犒赏场景的消费心智正在形成。

同时,消费人群也与赠送对象相互呼应,妈妈人群、年轻人群成为零食礼盒的主力买手,细分来看,包含精致妈妈、Z世代、小镇青年在内的三大人群。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不同人群的零食消费诉求呈现出显著差异。比如年轻人追求口腹之欲,Z世代和小镇青年们对豆干、肉类和饼干膨化礼盒情有独钟;妈妈人群则更重视新鲜营养,喜欢购买短保糕点和巧克力礼盒。

从购买力上来看,近年来整体礼盒消费呈现出两端化发展趋势,低于80元、高于200元的礼盒呈现出可观的增长潜力。不同细分品类的潜力价格段有所不同,如40-80元的坚果礼盒消费显著提升,200元以上的高端饼干、膨化食品礼盒增长得最快,但这两个价格段当前的供给比例低于需求比例。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零食礼盒“四味”赏

01潮味:跨界联名是爆款礼盒的自我修养

在万物皆可牵手的新消费时代,联名跨界为零食礼盒的营销玩法打开了新的空间。

CBNData《报告》显示,最近两年,线上联名跨界零食礼盒增幅超过12倍,尤其受到Z世代、精致妈妈等核心人群的偏爱。但在联名泛滥的今天,打动消费者需要精准“借势”,结合联名品牌的调性和目标群体的IP偏好,做到彼此加持。例如近一年,好利来与奥利奥、喜茶的联名一度成为现象级爆款。在定向年轻人群营销时,游戏类和唤起代际回忆的品牌引来的年轻人“浓度”最高。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对联名来说,品牌LOGO之间的乘号只是表象,产品基因需要深度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比如一些零食品牌承袭了时下最热的盲盒玩法,将惊喜融入礼盒产品;又如上好佳推出的王一博定制田园薯片大礼包,这样的明星定制产品因为精准定位而颇受欢迎。

除了营销创新,零食品牌在产品上也做足功夫。疫情为食品行业带来了势不可挡的健康化潮流,也全面渗透到零食礼盒的消费中,在去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零食礼盒做起了“加减法”,其中低卡低脂概念广泛流行,添加益生菌、维生素等功能性原料的食品礼盒消费猛增。在人群偏好上,精致妈妈、资深中产等高消费力人群是益生菌概念的首批拥趸,而Z世代则更追求非油炸、零添加。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02古味:老字号礼盒如何“狙击”年轻人?

传统佳节向来是老字号品牌的主战场,而这届新生代消费者,在优渥物质条件下成长,拥有强大的心理自信、视野自信和文化自信,对国货和老字号品牌的印象也在持续好转。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线上国风零食礼盒消费增长了将近8倍。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国风、国潮的概念正在被重新解构,对国风礼盒来说,除了笼统的宫廷元素,更生动多彩的意象正在被融入,如结合现代潮流的火锅、财神、锦鲤等元素,以及在设计上借鉴中国结、中式摆件等外形。

尽管老字号礼盒的消费主力是妈妈人群和白领人群,但近年来随着年轻消费力送礼需求的形成,品牌也需要洞悉他们的需求和偏好进行产品迭代、营销创新,诸如知味观推出的“戏出东方”年货礼盒,添加了非遗元素皮影戏,让消费者打开礼盒后能够亲自动手体验皮影戏表演,成功圈粉了大批年轻人。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03、风味:酸辣当道,多元出新

热爱尝鲜、乐于探索是这届年轻消费者的代际“标签”,在他们的需求推动下,零食礼盒出现了诸多新晋口味,根据CBNData《报告》数据显示,酸奶、奶茶、番茄、烧烤、火锅味增长速度最快。

各个细分品类的高潜风味不尽相同。以近一年消费规模最大的坚果礼盒,以及增长最快的糕点礼盒为例,芝士味、虾味、烤肉味坚果蹿升最快,糕点品类中则是酸奶味、海盐味和葡萄味大行其道。

而聚焦到包含肉类、豆干类和海味即食在内的咸口零食中,当前仍是“辣味当道”,香辣风味消费金额遥遥领先,其次是卤香和五香。但同时,酸菜味和柠檬味等偏酸的风味消费增速较高,迎来快速增长。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而在口感上,以鸭肉为代表的的各式肉类、即食海味礼盒消费爆发,极大丰富了礼盒的口感。对于有强地域性的鸭肉、兔肉等零食,除了当地消费者偏爱有加,越来越多不同地域的购买者也开始纷纷涌入。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04、趣味:颜值当先,“心机”无限

常用于赠礼的零食礼盒,自身带有强烈的社交属性,消费者也因此对其包装和设计的趣味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CBNData《报告》显示,在与礼盒包装相关的搜索词中,创意排在第一位;但同时,趣味性的盲盒设计、高档精致的包装风格、以及定制化礼盒内容、或是可爱的包装也在变得更受欢迎。诸如皇冠丹麦曲奇推出的饼干特别装,将饼干桶设计成了八音盒,赋予了包装功能性。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除了零食礼盒包装的“第一眼”的惊艳,在包装内部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心机”也成为流行。拆开礼盒后,消费者能够从口感、视觉、到动手DIY等方方面面得到别致体验,必将提升零食礼盒的价值感。CBNData《报告》数据显示,内含玩具、或是食玩类盲盒是妈妈及长辈群体的最爱,Z世代则是盲盒玩法的忠实拥趸。

2021线上零食礼盒年度趋势报告,今年春节最流行的年货礼盒长这样

追逐潮流、国风再现、风味新奇、趣味无限……新消费时代下,零食礼盒呈现出潮流化、创意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消费场景上,除了佳节礼赠,零食礼盒也延伸出送女友、男友、孕妈等日常礼赠场景,同时在夜宵、下午茶等场景中萌生出需求;在消费人群上,精致妈妈、年轻群体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且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从价格区间上来看,整体礼盒消费呈现出两端化趋势,目前40~80元及200元以上价格段存在供需错配,在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值得品类商家进一步布局

 

低盐食品将成以一个风口?盐改后中高端食用盐需求大增低钠盐市场销量增长

近年来减油、减糖、减盐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内。然而,《美国心脏协会杂志》2019年7月的一篇2万多人的尿钠测定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人均每天摄入11.2克盐,世界第一,其中山东、江苏、河南的盐摄入量最高。(根据分子量,1克盐中约含有400毫克钠离子,当我们在说盐摄入不超过5克时,其实在说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

那么,低盐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丹麦学者在的一项研究表明,低盐饮食增加了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肪)含量,而这二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低盐饮食是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相较于正常饮食,低盐饮食人群发生心脏病、中风和死亡风险大增,从而意味着并非盐越低越好。

7月30日,近日,《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①没有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的,一般食品标识不得强调适合特定人群;②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等字样;③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3毫米;④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标识上标注低油、低盐、低糖或者无糖的提示语等。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各类突出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少,食品安全治理任重道远。《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相信随着社会经济加快发展,食品安全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全民放心消费会成为现实。可以预期,伴随着政策精神的逐步落实,各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的动作还会增加,全社会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的体系、办法也将加快设立,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从而改善体内钠(Na+)、钾(K+)、镁(Mg2+)的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

食用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产销量相对稳定,基本没有周期性。仅是在冬季,由于居民习惯于腌制食品,食盐需求量明显上升,使食盐销售带来一定的季节性变化。2018年食盐行业销售规模达到492.4亿元,同比增长8.51%。从全国来看,食用盐是产大于销,但是随着民众生活条件的提升,中高端食用盐的需求大增,有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普通盐是普通的生产环境,高端盐就要求更严苛的生产环境,在选材、包装上都能满足差异化的需求,从销售数据看,低钠盐的销量是增长的。原来国内盐企多品种盐的数量及定价与国外市场仍有很大差距,盐改后食盐定价市场化,将激发生产企业创新活力,民营企业、海外企业涌入,利于多品种盐开发,多品种盐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用盐。

中国是原盐生产大国,产量在全世界前列,每年生产的原盐总量可达一亿吨左右,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丰富的原盐资源,我国的原盐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分布范围覆盖我国西北部、西南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我国的原盐消费去向显示,70%左右的原盐用于盐化工工业用盐,其余则用于食用及其他用途。而工业用盐主要用于制造纯碱和氯碱。2015年我国原盐产量在6,000万吨左右。近几年我国原盐的产能出现了过剩,原盐的价格则是稳步下行。在我国原盐产量中,有大约1,000万吨左右用于食盐的制备。根据商务部统计的数据,在终端市场我国食盐的零售价格已超过了4元/公斤,所以目前我国食盐的年消费额在400亿以上。除去食盐的制备成本和流通成本,我国食盐产业链的利润大约在300亿左右。

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因此低钠盐最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病患者长期食用。低钠盐行业研究报告结合低钠盐市场运行环境、上游原材料、供求关系生产、需求、进出口价格走势以及企业市竞争格局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download

本站所有报告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报告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报告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赞助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