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85%的企业业务都将上云。业务上云带来WAN流量的激增,多个应用抢占带宽,体验无法保证。然而传统专线开通周期长,运维复杂,不能很好的支撑企业业务云化需求。通过SD-WAN可以实现快速业务开通、业务体验可保证的政企专线,满足政企需求。SD-WAN网络是一种架设在现有专线和Internet之上的“Overlay”网络(覆盖网络),而专线则成为一种“Underlay”网络(基础架构网络)。传统SD-WAN主要关注Overlay网络,而Overlay网络的业务体验实际是依赖于Underlay网络的,尤其是对一些电力控制业务、医疗实时业务等需要保证确定性时延或者是按照指定路径传输的场景。

SRv6是一种基于IPv6平面的源路由技术,可以基于IPv6可达性与源路由机制,实现广泛而灵活的互连,因此尤其适用于流量工程、SFC以及SD-WAN等场景。为了进一步改善SD-WAN方案,提供更优的业务体验,中国移动与华为深入合作,共同设计了基于SRv6的SD-WAN解决方案,构筑中国移动SD-WAN差异化优势。未来基于SRv6的SD-WAN可以在SD-WAN灵活接入、灵活选路的基础上,提供Overlay到Underlay的联动,实现Overlay选路、Underlay指定路径转发,为企业应用提供确定性体验保证。解决方案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7.png

基于SRv6SD-WAN整体网络架构

基于SRv6的SD-WAN网络架构是通过将SRv6技术和SD-WAN结合,将城域网、IP骨干网和数据中心网络的承载能力进行抽象,通过云网协同层把云网资源和业务应用解耦,并以标准化的API接口进行云网能力开放供SD-WAN业务按需调用,从而赋予弹性SD-WAN强大的Underlay协同和差异化服务的能力。整体方案根据场景分为面向大型企业和面向中小微型企业两种。

大型企业网络能力较强,可以自组SD-WAN网络,因此客户的流量可以通过POP节点来实现SD-WAN互连,也可以直接CPE互连。在这种方案中,企业侧的CPE节点是支持SRv6的节点,实现自主可控的数据包端到端指定路径转发。

在中小微企业互连场景,企业的流量需要先到SD-WAN骨干网的POP节点,并通过POP节点直接的SRv6隧道实现互连。

基于SRv6技术的SD-WAN在传统Overlay SD-WAN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增强:

  • 网络资源开放和整合能力:通过把Underlay和Overlay资源统一调度,发挥Overlay资源整合的优势和Underlay业务保障的优势;
  • 一跳入云的能力:从云到网端到端拉通网络的同时,可天然融合云内、跨云IPv6业务链;
  • 云网WAN链路SLA保障能力:通过iFIT实现端到端链路检测,结合分片实现不同业务的SLA实时保障;
  • 应用感知的能力:通过应用识别和检测等技术感知应用、感知网络,同时结合网络资源调度来保障业务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SRv6的SD-WAN能支持网络资源整合、一跳入云、WAN链路SLA保障、应用感知等,充分发挥既有网络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广域网服务。

G-SRv6高效SD-WAN:链路使用率更高的SD-WAN

中国移动与华为联合研究的面向未来的G-SRv6,是开销更小且兼容SRv6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的承载效率和转发效率。未来将G-SRv6网络技术和SD-WAN相结合将带来巨大的价值,为企业用户带来一跳高效入云的WAN链路。

图片8.png

G-SRv6报文封装格式

华为SD-WAN已经在中国广泛商用部署,在SRv6技术、方案以及商用部署上都处于领先位置。根据IDC中国最新SD-WAN市场份额报告,华为排名第一。华为将继续与中国移动共同研发、推动基于SRv6的SD-WAN网络技术,更好的服务政企客户,助力中国移动弹性SD-WAN网络成功。
download

本站所有报告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报告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报告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赞助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报告